艾滋病公益检测2009-10-19
徐缓 贾中华 郭际东 徐正田 马玉忠 何景琳 许华 李立明
摘要:目的 研究农村地区人口的流动性及其与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式,对山东省潍坊市和河北省邯郸市的部分农村地区18至50岁人口17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人口中,流动人口占45.3%,曾经流动和即将流动人口共占9.4%;农村地区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与城市流动人口基本相同但具有自身特点。农村人
口未听说过艾滋病的人有13.4%,不能正确回答有关艾滋病治疗、预防和传染问题的人分别为57.7%、32.5%及19.8%,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46.7%;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非流动人口显著高,但某些错误认识的比例也显著高。农村人口在艾滋病相关态度方面有四个不足,一是对婚前、婚外性
行为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二是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善待不足,三是对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程度认识不足,四是对艾滋病预防知识需求不足;流动人口前三个不足
较非流动人口显著。结论
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性较大,增加了艾滋病易感性,应通过多种层面、多种形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农村地区人口对艾滋病正确认识,形成一种正视艾滋病、不
歧视艾滋病、积极预防艾滋病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 农村 人口流动 艾滋病 健康教育
艾滋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日益加重, 在导致艾滋病病毒加速传播的因素中,人口流动正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目前,我国从事务工、经商及社会服务的流动人口主要来源于农村,据统计全国流动的劳动 力人口有8千万-1.2亿。人口流动使农村地区面临着艾滋病的双重威胁,一方面, 由于农村地区存在吸毒、有偿供血等艾滋病人主要分布在农村; 另一方面,流动人口多为处于性活跃期的青壮年,长期远离家庭和亲人,易发生高危行为,甚至从事商业性行为,易感染性病、艾滋病[1]。因此,通过流动人口 很容易将艾滋病病毒从农村带出到
* 本研究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
论文作者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山东省寿光市皮肤病防治站
3. 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卫生防疫站
4. 山东省潍坊市皮肤病防治所
5. 河北省邯郸市卫生防疫站
6.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北京办事处
7.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
8.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城镇地区或从城镇带回农村地区。
鉴于此,我们于2000年底对山东省潍坊市和河北省邯郸市的部分农村地区进行了有关人口流动性及其与艾滋病知识、态度关系的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山东省潍坊市的寿光市(县级)及河北省邯郸市的馆陶县内18-50岁人口作为研究对象。这两个现场分别拥有全国较大的蔬菜批发和禽蛋批发市场,
人口流动性较大。本研究流动人口采用《中国流动人口状况分析》课题的定义[2],不限定流动时间标准,而将空间标准定为跨省、跨市、跨县、跨乡镇4种层面
流动,即调查时所在地与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省、市、县、乡镇的18至50岁人口定为“流动人口”,否则为“非流动人口”。
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式。按10%比例,先从寿光市及馆陶县各整群随机抽样选取两个乡镇(其中1个在县城,另1个在非县城),然后,每个乡镇按单纯随
机选取1个村(街道),最后从各村(街道)随机抽取18—50岁的人群。共抽取对象1700人,愿意参加调查者1655人,调查率97.4%,有效调查表
1630份,有效率98.5%。
1.2方法 调查内容为现场背景资料、研究对象的人口动力学特征(年龄、性别、民族、文化、婚姻、年经济收入、职业、流动状况)、艾滋病知识、相关态度和日常生活知识需求等。
调查由经培训的性病皮肤病防治所(站)、卫生防疫站的人员完成,调查时应用统一、标准的方法,对被调查者采用匿名方式,向其讲清道理以取得合作,每份原始调查资料经调查员本人自审与经质量控制小组复审通过后才视为合格。
1.3资料分析 资料采用Epi info 6.04软件进行录入和统计,使用变量的频数分布和率来描述研究对象的人口特征、流动特征、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艾滋病有关态度和生活知识需求等,并通过X检验、两样本率的U检验来比较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在以上方面的异同。
2 结果
2.1人口学特征
从人口的流动特征看,流动人口和非流动人口分别为739人和891人,各占研究对象的45.3%及54.7%。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的占29.6%,省内
跨市8.6%,市内跨县11.9%,县内跨乡49.9%;流动过程陪同为夫(妻)的17.5%,父母3.1%,同伴30.5%,无陪同48.9%;流动时
间<15天的13.1%,15天-1个月的5.7%,2-3个月的10.1%,4-6个月的16.3%,7-12个月的4.0%,>1年的
50.7%。而非流动人口中,10.5%近五年内曾外出,近6.8%近一年内准备外出;
经比较研究对象的人口特征发现,流动人口更年轻,平均年龄26.48岁,而非流动人口平均年龄32.89岁,两者P<0.001;流动人口以女性居
多,占52.4%,而非流动人口占46.9,两者P<0.05;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均以汉族为主,分别占96.9%、98.4%,两者
P<0.05;流动人口多为未婚,占45.5%,而非流动人口占20.1%,两者p<0.001;流动人口和非流动人口文化程度均以初中为最
多,分别占59.3%、46.8%,两者
P<0.001;流动人口年经济收入较高,为6648.46元,而非流动人口为5877.16,两者P<0.001;流动人口从事职业的前3
位为社会服务(36.8%)、经商(31.3%)和务工(26.9%),非流动人口为务农(44.7%)、经商(16.5%)、务工(16.2%),两者
P<0.001。
2.2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
听说过艾滋病的流动人口有88.1%,非流动人口有85.1%;对“艾滋病目前能治愈吗?”、 “艾滋病可以预防吗?”和“艾滋病能传染吗?”3个问题,流动人口回答能、不能和不知道的比例与非流动人口间均无统计学显著性。
表 1 流动和非流动人群对艾滋病基本概念知晓的比较
流动人群
人数 比例(%) 非流动人群
人数 比例(%) P值
艾滋病目前能治愈 >0.05
能 160 21.7 203 22.8
不能 336 45.4 354 39.7
不知道 243 32.9 334 37.5
艾滋病可以预防 >0.05
能 502 67.9 598 67.1
不能 33 4.5 39 4.4
不知道 204 27.6 256 28.7
艾滋病能传染 >0.05
能 658 89.1 792 88.9
不能 13 1.8 19 2.1
不知道 122 16.4 169 19.0
对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程度,流动人口认为很严重占6.3%,严重占32.5%,一般占28.6%,不严重占9.3%,不知道占23.3%。非流动人口认为
很严重占8.0%,严重占36.5%,一般占20.0%,不严重占11.6%,不知道占23.9%。流动人口对艾滋病流行严重程度的估计普遍较低,两种人
口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
在掌握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10条知识知晓率方面,流动人口知晓率为50.2%。非流动人口知晓率为43.7%,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
调查发现,人们对艾滋病知识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认识,主要表现在认为餐具、蚊虫叮咬、握手、打喷嚏、游泳池和马桶圈等日常生活接触会传播艾滋病,详见表2。
表2 流动和非流动人口对艾滋病传播途径错误认识的比较
误认为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 流动人口
人数 比例(%) 非流动人口
人数 比例(%) P值
餐具 175 23.7 147 16.5 <0.01
蚊子叮咬 228 30.9 231 25.9 <0.05
握手 68 9.2 88 8.9
打喷嚏 66 8.9 76 8.5
游泳池 216 29.2 267 30.0
马桶圈 114 15.4 105 11.8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