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艾滋病目前还没有能彻底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完全可以预防和进行抗病毒治疗加以控制,使患者能够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并能使患者享有与正常人一样的寿命,建议感染者到所在地疾控中心或定点医院积极治疗。
一、为什么要进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能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虽然不能完全治愈,但却能救命;能有效地控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使之达到测不到的水平,使患者的传播风险大大降低,并能降低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几率,使患者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
二、哪些人需要尽早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对于身体状况较差,CD4+T淋巴细胞在350个/mm3以下和出现机会性感染的患者在处理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后尽快开始治疗;对于CD4+T淋巴细胞较高的患者,在没出现机会性感染的情况也建议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这样就可以极大地降低传播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为什么单阳家庭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单阳家庭是指夫妻和有固定性伴的双方有一人感染了艾滋病,而另一方尚未感染。感染艾滋病的一方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能有效降低艾滋病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使体内的病毒控制在几乎检测不出的水平,从而使传染给对方和家人的几率大大降低,但这并不能完全避免被传染的风险,最好的预防措施仍是使用安全套。
四、为什么所有HIV阳性的孕妇均应抗病毒治疗?
大量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疗可以使围产期HIV的传播率(母婴传播)降到2%以下,也就是说母婴的阻断成功率高达98%。因此,对于怀孕而且想要孩子的HIV的母亲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五、哪些人应暂缓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有严重的心、肝、肾脏疾病的应先治疗原有疾病使其能够耐受后再进行抗病毒治疗;正处于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期,原则上应先进行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至少2周后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抗病毒治疗;有严重的神经和精神疾病者;生活不能自理而又无监护人的及本人不愿意服药和依从性不好的病人。
六、如何进行抗病毒治疗疗效的评估?
治疗的有效与否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估:病毒学指标、免疫学指标和临床症状,病毒学的改变是最重要的指标。
1、病毒学指标:
对于应用HAART方案治疗的患者,大多数患者血浆中病毒载量的水平4周内应下降1个log以上, 在治疗后的3~6个月,病毒载量即可达到检测不到的水平。
2、免疫学指标:
经HAART治疗3个月后,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与治疗前相比增加了30%即提示治疗有效,或在治疗第一年后CD4+ T淋巴细胞计数增长150个/mm3,提示治疗有效。
3、临床症状:
当治疗有效时,临床症状能够缓解直至消失,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大为降低,艾滋病的死亡率可以大大减少,甚至零死亡。
七、治疗后病毒不被完全抑制或失败和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后换药的指征、原则是什么?
(一)换药的指征:
1、存在治疗后病毒不被完全抑制或失败的情况:
(1)经HAART 4周后,血浆中病毒载量比原水平降低没有超过1 log c/ml或HAART 6个月后,血浆中病毒载量没有降至“测不出”的水平;
(2)血浆中病毒载量经HAART治疗已达到“测不出”的水平后又出现明显反跳;
(3)治疗后第一年CD4+ T淋巴细胞计数没能升高25-50/mm3 或治疗过程中出现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且低于治疗前的水平。
(4)HAART过程中,患者仍反复出现机会性感染和/或HIV相关性疾病。
2、出现ARV药物的严重毒副作用:
如骨髓抑制、胰腺炎、重症皮疹、脂肪丢失或脂肪重新分布、高脂血症、严重的肝功能异常、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等。
(二)换药的原则:
1、治疗后病毒不被完全抑制或失败的换药原则(**/青少年):
(1)根据耐药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对出现耐药的药物进行更换;
(2)无法进行耐药试验,在可能的条件下应更换所有的治疗药物。
2、因药物毒副作用换药原则和方案(以我国目前免费一、二线药物为基础):
治疗药物 主要的毒副作用(换药的原因) 可更换的药物
AZT 骨髓抑制作用、严重的胃肠道反应 TDF
D4T 外周神经炎、胰腺炎、乳酸中毒 TDF(ABC儿童)
DDI 脂肪丢失或脂肪重新分布、乳酸中毒 TDF或3TC
NVP 严重的肝损害 LPV/r
NVP 重症皮疹(非致命性的皮疹) LPV/r
NVP 致命性的皮疹 LPV/r
EFV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LPV/r
TDF 肾功能损害、骨密度降低 AZT或请专专家会诊
LPV/r 高脂血症、高血糖 ATV/r,此药不及咨询专家